前言:
感謝氣象站大哥的熱水,北北峰瘦稜走來彷彿縮小版聖稜線。
簡介(節錄自維基百科):
玉山北峰位於玉山主峰北側,海拔3858公尺。日治時期名為北山、新高北山、斗六新高,與玉山北北峰相隔一鞍,狀似駱駝的駝峰,登山家邢天正稱其為天駝峰。日治時期起峰頂上設有玉山氣象站至今仍為台灣海拔最高的建築物。
Google Earth D2 地形圖。↓

BaseCamp D2地形圖。↓

BaseCamp D2 高度圖。總爬升下降各993公尺。總距離9.4公里。總時數10小時50分鐘(含大休40分鐘)。↓

----------------------------------
預計行程:
排雲山莊->主南叉->主北叉->八通關叉->玉山北峰->玉山北北峰->玉山北峰->八通關叉->主北叉->主南叉->排雲山莊(宿)。
實際行程: 同預計行程。
-----------------------------------
<DAY2>
離不摸早黑最早的用餐時間是5點半開始,含用餐加整裝時間天剛好微亮不用頭燈。早晨氣溫低不敢大意先把能穿的都穿上,等待暖身後再視狀況隨時調整。排骨今天有三大關卡要突破,第一關為風口陡下碎石坡,第二關為北北峰瘦稜來回,第三關為回程不摸黑。一關卡一關,在不摸黑的前提下排骨爸負負行進間配速,其它的就看排骨自己的表現。
AM06:13 起登。↓

AM06:34 編號86木棧橋。新的棧橋直接架在舊的上面,編號不變。脫掉雨衣/背心/保暖頭罩散熱後續行。↓

往主峰最後一座棧橋。↓

AM06:59 0.5K木椿。主南叉。直行往玉山南峰(圓峰山屋),左往主峰(或北峰),取左續行。↓

行進間排骨爸的手機是關閉的(省電),連繫都靠無線電。只有下山後手機才會開啟跟留守人員報平安。↓

山徑通往圓峰(山屋)方向,是走玉山後四峰必經之地。↓


AM07:11 1K木椿。小休喝水,有風再把背心穿上。↓



玉山迎賓門。↓

AM08:12 2K木椿。小休喝水。昨天一同走西峰的自組隊已成功登頂主峰回程,一一擊掌祝賀並開心收下他們對李家小隊相同的祝福。已接近風口再度把頭罩及風雨衣穿上防風保暖。↓






AM08:20 風口。只剩一些殘雪。↓

排骨生平第一次看見雪。↓

找避風處吃行動糧,準備迎接第一道關卡。↓

AM08:36 主北叉。直行通往北峰,右通往主峰。直行續行。↓

不知怎麼搞的風口初段就風勢強勁,雖然已預期但卻沒料到風勢大到頭都抬不起來的地步啊! 只能壓低身體臉背對迎風面雙手緊拉著鐵鍊蹲低一步一步往下走但走沒幾步風勢實在太強只能停留原地等待風勢減弱再走。排骨回報眼睛進沙被風吹的好痛時才想起昨晚整裝時忘了把排骨的太陽眼鏡一併裝進揹包! 排骨爸雖然有帶眼鏡但也被風勢吹的七葷八素無法睜開雙眼,風口之所以被叫風口不是沒有道理的。排骨指著排骨爸的揹包大聲說:爸爸! 你的揹包套鼓鼓的快要被風吹走了! 連排骨都那麼說表示揹包套汲汲可危但也無計可施,揹包套能拉能固定的都做了,若這樣還被風吹走那也是天意! ↓

AM08:54 小休。陡下碎石坡第一段終告一個落段,喝水喘口氣,揹包套最後沒被吹走。第一段鐵鍊碎石坡區分成二小段(自己區分的),第一小段鐵鍊二旁皆碎石,風勢強勁不好走約在八通關叉上方結束,第二小段鐵鍊二旁有植物風勢沒那麼強終止於無鐵鍊處(旁邊有立解說牌)。二段總長約600公尺。↓

排骨忍不住又把玩身邊能接觸到的殘雪。↓

北峰似乎有比較近,不過碎石坡還有一小段要走。↓

AM09:10 八通關叉路。取往北峰方向續行。↓

請排骨站在往八通關方向的路徑照一張留念。排骨身後最左邊最後一排是玉山東峰(C+)。↓

往八通關方向隨拍。這條路線目前封閉禁止通行也不知道何時會開放。↓

前方鐵鍊沒了表示陡下碎石坡正式結束,加緊腳步跟上。↓

AM09:14 正式走完碎石坡。這張看的比較清楚第一小段(無植物)及第二小段碎石坡(有植物)。↓

展望昨天走過的西峰。↓

西峰後面似乎隱約看到前峰。↓

立有一塊眺望玉山主峰、東峰的解說牌。↓

Zoom out。一直退到不能再退為止才勉強把解說牌上說的主東峰拍進來。↓


AM09:34 1K木椿。小休喝水。↓

北峰上的氣象站感覺又變遠了。↓

回頭展望東峰、鳳尾岩。↓

回頭展望鳳尾岩、主峰。↓

某處崖邊側拍北峰上的氣象站。↓

群魔亂舞。↓

AM10:03 1.5K木椿。拍照不休。↓

另一段(第二段)手拉鐵鍊路段。沒有比風口那段難走,也沒有強勁的風勢阻擋去路。↓

北峰氣象站慢慢靠近中。↓

<第二段手拉鐵鍊回頭隨拍> ↓


接下來的路徑都是走在高山杜鵑與圓柏混合林中,上下起伏不大。若是花季走在其中必是一場視覺饗宴。↓

千元大鈔背後的秘密。↓


北峰氣象站無時無刻都是焦點。↓



哇! 越來越近。↓

AM10:32 2K木椿。拍照不休。剩下最後0.4K。↓

排骨低頭不知用登山杖在玩什麼? 話說這最後400公尺走來也很陡而且路徑有點不明,只能抓大方向往氣象站前進,大致上是靠左上行。即使走錯也都能強渡修正方向只是比較累一點。↓

很接近千元大鈔拍攝地點。↓

AM11:01 登上北峰氣象站前的最後台階。↓

<我在北峰,天氣晴> ↓



艷陽高照,在氣象站遮雨棚下可遮陽的地方下揹包大休吃行動糧。氣象台內的大哥開了門提了一個熱水瓶給我們使用,雖然排骨爸也有自揹熱水瓶裝熱開水,對於大哥親切的舉動還是很感激! 大哥看排骨這年紀能走到氣象台也誇讚一番,隨後邀請我們入內休息。↓

全景來二張。↓


有門牌的玉山氣象站(玉山北峰1號)。↓





託排骨的福氣,排骨爸初次進入氣象站的落地窗休息區。大哥請我們在休息區內休息然後就忙著等一下直升機要補給的事宜。原本想拍升機補給的畫面但又怕會擔誤接下來的行程,最後決定還是照原計劃的行程走。↓




默默走到外面幫排骨拍照留念。↓


AM11:31 登頂玉山北峰(H3858M)。無三角點基石。排骨的第十三座百岳。↓




展望與北峰相隔一鞍的北北峰,今天的第二道關卡。北北峰無三角也不屬於百岳,一般山友幾乎不會前往。幾年前排骨爸登頂北峰時也錯過北北峰,這次興起想走的念頭是因為可讓排骨累積走稜線(瘦稜)克服懼高的經驗。↓

北北峰單程0.4K的距離(來回0.8K)都走在瘦稜上,視覺相當震憾,排骨爸跟排骨打趣的說這是一條縮小版的聖稜線。↓


展望佳。↓

陽光照射北峰的影子恰巧落在北北峰鞍部。↓

北北峰是不是很美? 有機會一親芳澤千萬別錯過。↓

下鞍部往北峰方向隨拍。高度風化的岩礫處處可見。↓

展望北北峰。↓

接近鞍部ing。↓

AM11:54 鞍部往北北峰方向拍攝。↓

最後一段小爬升。全程刺激無冷場。鞍部前有一、二個抓點要小心慢行。↓

AM12:02 登頂玉山北北峰(H3812M),無基石。下揹包吃行動糧休息等出景。↓



展望來時路,好一條縮小版的聖稜線。↓

拍壞掉的全景。↓


原本想等待的畫面是東峰、北峰、主峰同時入鏡。無奈午後雲霧已昇起,遲遲無法等到同時三峰入鏡。只能北主同時入鏡也不錯。↓

北主南西峰也可以啦,哈!↓


AM12:49 返回北峰。準備挑戰不摸晚黑的第三個關卡。↓

峰頂的雲(一字不漏照打):
大幅大幅的長條狀的雲,噴湧似地源源不絕從東方急速翻纜飛奔而來,在峰頂上不斷地糾纏變化,狂烈呼嘯,整個氣勢如山洪的洶湧吟吼,如宇宙以全部的能量激情演出的舞踏。↓

心滿意足打道回府。↓

去程都走左上,回程就是右下。若發現走到左下那肯定是走錯,及時回頭再找正確的路。↓


婀娜多姿的圓柏。↓


PM01:35 第二段鐵鍊。↓

Zoom in。↓

群魔亂舞2。↓



展望玉山東峰。等拿到C級再來挑戰這玉山前五峰的大魔王,不過應該是很久之後的事情,光要中連續籤就不知何年何月何日。↓

PM02:21 小休,喝水,吃行動糧。整裝。休息時碰見剛才在氣象站內休息的獨攀女山友。今天走北峰行程的山友含我們一共三隊5人,早上去程在第二段鐵鍊過後不久遇見摸早黑登頂北峰回程的一對夫妻,短暫的閒談,這對夫妻說: 很硬很硬走很久,早知道只走主峰就好了! 噗,排骨爸心想大概是走太快吧。↓

回程的魔王。↓

擺好架勢準備迎接粉好陡的挑戰。↓



回程覺得沒早上走的時候那麼累,主要應該是風勢沒早上強勁。↓


PM02:50 小休。第一段鐵鍊已走一半,喝水給自己按個讚。↓



媽呀! 強風又來了,初段的風口。↓

PM03:37 主北峰叉路口。最後0.1K簡直跟早上走的時候一模一樣風勢強勁,只能低著頭瞇著眼睛一步一步慢慢往上走。↓


PM05:06 排雲山莊。歷經北北峰瘦稜的洗禮後,風口之後的路徑都算康莊大道,返回排雲的路用慢走取代休息,只在86號木棧橋小休喝水。平安抵達時跟排骨擊拳祝賀,恭喜排骨一一克服今天的三道關卡,結束小操的一天。↓

百岳@玉山前峰D3。
百岳@玉山西峰D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