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高島縱走是新竹縣尖石鄉那羅溪與錦屏溪之間的高台山與島田三山(小/中/大島田山)四個山頭的連走,回程順走腰繞路徑(日治時期警備道)回觀景台形成一個小O形。
---------------------------------------
預計行程:
第一登山口->高台山->觀景台->小島田山->中島田山->大島田山->觀景台->高台山->第一登山口。
實際行程:
第一登山口->高台山->觀景台->小島田山->中島田山->大島田山->觀景台->高台山->第三登山口->第二登山口->第一登山口。
------------------------------------------
Google Earth 地形圖。↓

BaseCamp 地形圖。↓

BaseCamp 高度圖。 總爬升1015公尺,總下降965公尺,總距離9.8公里。總時數7小時23分(含大休1小時)。↓

AM07:17 第一登山口整裝。↓


一開始即陡上碎石樹根泥路。↓

排骨爸走前面調整呼吸,根據以往經驗一開始陡上的山徑要用更慢的速度讓身體習慣吸呼的節奏。只要排骨一開始呼吸調的順中後段通常都不用擔心。↓

北部整個11月周休日幾乎都陰雨也因此荒廢了一個月。時序進入十二月初天氣也是欠佳,再不出來走走練練功透透氣恐怕跨年計劃也會跟著生變。考量拉車時間將目標鎖定天氣較穩的高島縱走(新竹尖石)及虎山(苗栗)這二座中級山讓排骨二選一,最後排骨選了高島,原因是縱走比較酷。

筆直的人造柳杉及二旁的蕨類有療癒的功效,配合三不五時的拍照陡坡似乎也沒那麼陡。↓

重回父子二人走跳模式有更多時間和排骨喇D賽。↓

AM07:31 水龍頭水源。插旗。↓

整片的姑婆芋很壯觀。↓



AM07:46 三叉路口。左往高台山方向,右往第三登山口方向。取左續行。↓

另一個角度看三叉路口。直行通往第三登山口(不知為何樹枝橫放禁入),往右通往第一/二登山口。↓


望著GPS上的地圖,排骨對通往第三登山口的路徑充滿好奇,一直問回程能不能走這一條山徑? 再說囉,如果回程一切順利且無摸黑風險的話。↓

這個場景勾起瓦拉米鯊魚石的回憶,不過這隻比較可愛。↓

AM07:59 第一個樹洞留念。↓

跟排骨端詳許久也看不出究竟樹幹被刻了什麼字? ↓

連接主徑的某條獵徑叉,連材火堆都備好了,想必此處夜間應該很精采。↓

沒拍些菇好像不是在走中級山。↓

AM08:04 某處小有展望小休喝水。遠方三連峰的最右峰有明顯的瘦長突出物不知是否為電塔? ↓

俏皮模樣。↓

AM08:10 樹木位居山徑中間而照。↓

走了近一個小時身體已經習慣行進節奏,完全按照自己的步伐行走微微出汗覺得無比舒暢。↓

不時有貼心善意的提醒。↓

排骨將破碎的指示牌重新併好。↓

AM08:11 第一座可穿越的樹洞。↓


小白? ↓

沒急著趕路慢慢走慢慢拍。↓



菇菇的世界1 ↓

菇菇的世界2 ↓

只要稍微寬闊的路徑就有生火的痕跡。↓

偶有倒木要過,要跨或鑽自由選擇。↓


AM08:31 登頂高台山(H1510M,三等三角點#6286,森林三角點)。↓



三角點背面。等級朝南編號朝北。↓


小休喝水。↓

放空。↓


續行。↓

高台山後約有1K是走在平緩的人造柳杉林中,是全程走來最舒服又好拍的一段。↓

深深深呼吸。↓




排骨插旗為何事? ↓

原來是發現營地。↓

找個時間來這裏測裝備睡一晚放空應該不賴。↓

又見菇菇。↓

AM08:47 平緩好走的高速公路。碰見一位腳程很快的獨攀山友,打完招呼後即小跑步快速消失於那端。↓

又一處有看沒有懂的刻字。山一工一? ↓

排骨說會打招呼的柳杉。↓

AM09:00 某處展望佳小休喝水賞景。↓



不知是官方還是山友所設置的鐵製指示牌。雖然不明白指標的含意,往小島田山沿路都會看見這類數字一直增加的指示牌,某種程度跟路條功能一樣。↓

AM09:06 轉個彎走一段迎風面的瘦稜。↓

風勢蠻強勁,有感受到飄逸的感覺嗎?↓



登頂觀景台前的小爬升。↓

AM09:17 登頂觀景台(H1600M)。下揹包套上外套小休吃行動糧。↓


科學麵是排骨愛吃的行動糧之一。↓

桂圓口味的羊羹,好吃。↓

展望佳。吹著風望向遠方心中有股說不出來的暢快感。↓





父子共享寧靜。右方有面東-65鐵牌。↓

AM09:32 往小島田山方向續行。↓

某處彎角小有展望。↓

風勢突然轉強,要排骨把耳朵蓋住保暖,這傢伙馬上把頭巾變成矇面俠。↓

AM09:35 腰繞上稜三叉路口。左上通往小島田山的方向。右方腰繞通往石麻達山/東穗山方向。一般都左去右回走一個小O形完成小中大島田山連走。取左上續行。↓

上稜,風還蠻強的,開始有明顯爬升的感覺。↓


越走越冷,排骨主動要求停下來穿手套。↓


上稜線。↓

AM09:47 第二個觀景小平台。↓

第二觀景平台有條路徑通往黑森林峰/那羅。↓

平台的展望也很好。剛剛已休息過拍完照後續往小島田山沒多停留。↓

溫度計肯定壞了,風勢再怎麼強再怎麼冷也不會有4度這麼誇張的數字,再加10度還差不多。↓

續行。排骨看了GPS說小島田山就快到了。↓

如果選杜鵑花季來走也很有看頭。↓

AM09:55 登頂小島田山(H1670M,無基石)。↓

排骨身後也有條路徑。↓

是通往黑森林峰/那羅社區的另一條山腰線。↓

短暫停留後往中島田山前進。↓


AM09:59 眼尖的排骨發現山徑旁的倒木有個被切割出來的座椅。↓

試著上去坐坐。↓

傾斜加卡包最多只能坐這樣。↓

俯視角的照騙。↓


AM10:03 慢慢有爬山的感覺出現。↓


AM10:06 拍照喘口氣。↓

排骨身後的傳送門。↓

AM10:14 手攀拉繩。一段接一段,過癮。↓





AM10:18 這邊的踏點是鬆軟的還帶點彈性,走來很舒服。↓


小休賞景。沒流太多汗加上天氣偏涼自然行動水喝的不多,等大休再補充。↓

顧著拍照漸漸趕不上排骨的腳步。↓

接一段緩坡調呼吸。↓


AM10:22 另一段手攀的開始。↓




走的很爽,全身都有動到的感覺。↓


AM10:27 登頂中島田山(H1800M,無基石)。小休喝水。↓




腹地約可容納十來人沒問題。↓


四下無人又包場。↓



除了不要砍我也請不要刻我。↓



AM10:37 續行往大島田山。↓

依行進速度推估在大島田山大休最適合。↓

AM10:40 對地形大意的結果就是跌個狗吃屎。↓

心有不干被排骨爸恥笑,誰叫你大意,活該。↓

AM10:49 平緩泥路。↓

走過小島田山至中島田山間的陡坡後,中島田山至大島田山這段的路徑相對好走。↓

展望中島田山(待確認)。↓

AM10:57 透過無線電呼叫,排骨已搶先登頂而排骨爸正在驚嘆眼前檜木盤根錯節的景象。↓

要過眼前這根倒木才能抵達大島田山,高度有點尷尬跨或鑽都卡卡,最後從旁邊的樹根處繞過。↓

排骨的高身用鑽的很好通過。↓

AM11:00 登頂大島田山(H1824M)。下揹包大休。↓


趁著四下無人先拍一輪再吃東西。↓






午餐(御飯糰+排骨阿嬤牌滷豆乾+沖泡包)@大島田山。 有了上島山飯糰吃不飽的經驗,這回份量加倍。↓

冷冷的天喝一杯熱湯簡單的滿足。↓

不可告人的秘密。↓


腹地寬廣同時容納20人以上也不成問題,喜愛攀爬的小孩對這裏應該愛不釋手。↓

經不住排骨的呼喚排骨爸也登上檜木頂端瞧瞧。↓

巨木頂端隨拍。↓





既然都爬樹了當然也要鑽樹洞過過癮。↓

沒帶到章魚改玩自拍。↓





全景。剛才就是從左邊繞道而行。↓

AM11:50 終於出現山友。先是一位獨行俠,幫忙拍照後告知中島田山陸續會有10多位山友往大島田山移動的訊息後繼續往前走。約3分鐘後走來二位山友,是這群山友的先鋒部隊,幫忙拍照後又有3位山友抵達,場面逐漸熱絡。
AM11:56 整裝後結束大休繼續行程。回程順勢直行走腰繞。↓

AM12:01 竟然放晴出現陽光,賺到。↓

大島田山至腰繞三叉路口這段山徑緩下好走。↓



AM12:06 腰繞三叉路口。左往石麻達山/東穗山,右往高台山。取右續行。↓

另一個角度看腰繞三叉路口。直行往高台山方向,右上往大/中/小島田山方向。↓

往高台山的腰繞路徑是日治時期警備道,平緩好走。↓

好奇的往前走探探。右手邊通往石麻達山。排骨對石麻達山有興趣或許下回來走走。↓

左手邊通往東穗山(玉峰山)。↓

AM12:19 整裝,脫掉外套。↓

AM12:20 巨石。↓

AM12:22 廢棄工寮。插旗。↓

AM12:30 傾斜45度的大樹。↓


AM12:41 回程腰繞路跟去程上稜路最接近的地方。可以清楚看到上方去程的路條。↓

指示牌說約15分鐘可以抵達小島田山。↓

續行。↓

AM12:43 另一個回程腰繞路右轉接去程上稜路的叉路口。↓

續往高台山方向。↓

AM12:48 回到稜線三叉路口。完成左去右回小O連走。↓

AM12:49 通過風勢強勁的迎風面山徑。↓

AM12:52 觀景台小休喝水。遇見一隊親子登山,爸媽帶著二個小孩也在休息。全景意外拍到排骨變黑白郎君。↓

PM01:06 小休賞景。↓


PM01:14 走到精華人造柳杉林。↓

吸取滿滿的正向能量。↓

PM01:24 巧遇神仙縱走的山友。↓

PM01:33 登頂高台山。↓

排骨對第三登山口一直有興趣,休息時叫出地圖秀給排骨爸看,頻頻詢問回程能否從第三登山口下? ↓

PM02:06 三叉路口。排骨三心二意,一下說還是從第一登山口原路下,一下又改變心意要從第三登山口下,反反覆覆舉棋不定。↓

時間還早不會摸黑,就讓排骨做最後決定。短暫考慮後決定從第三登山口下。↓

或許較少人走的關係,路徑明顯沒在維護二旁植物長的茂盛幾乎蓋過山徑但還是有跡可尋。↓

PM02:12 眼前的第三登山口被封住。↓

從隙縫中繞過封鎖線。納悶此登山口為什麼被封? ↓



PM02:15 有沒有搞錯還有第二道封鎖線。↓

直接跨過。此路不通? ↓

原來高台山露營區就在上方不遠處。在這裏露營順走高島似乎也是不錯的選項。↓

接上產業道路踢回第一登山口。↓




PM02:24 走到這裏豁然開朗,原來第三登山口在高台山露營區內,不知道是否為私人土地的關係而被封? 不過肯定的是路是可以走的。↓

PM02:26 第二登山口。現場停了三台車。轉彎後大概還能再停二台車。↓

踢吧。↓

今年一直想走草嶺古道賞芒花都因氣候因素沒走成,就賞產業道路旁的芒花代替。↓

也算搭上賞芒末班車。↓

PM02:36 踢回第一登山口髮夾彎。左邊鐵皮都可留車(目測約4部)。↓

算了一下停了8台車。登山口最裏面的迴車道請不要停以免調頭迴車困難。↓

PM02:39 回第一登山口。完成高島縱走復健行。↓

後記:
1. 高島縱走真是一條很棒的路線,媲美中部的谷關七雄,只走一次太可惜,有機會要嚐試不同走法。
謝謝你的分享:)
回覆刪除我也想走一遭⋯⋯
我想借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