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南二段沿著中央山脈主脊稜線而走,視野展望良好,且時而上山峰時而下谷地,景觀變化萬千。在玉山國家公園內呈雙S型由北向南綿延而下,為一條縱向步道,攀行本路線是以東埔登山口(逆行)或南橫公路的向陽登山口(順行)為起點,採由北往南或由南往北方式縱走。而本區位於玉山國家公園中央軸心地帶,往北可於巴奈伊克營地接連八通關越嶺線西段到東埔登山口,往南可接續三叉山及向陽山到達向陽口;本路線步道全長約為89.3公里,自秀姑坪往南路段屬3千7百萬年沉積的畢祿山層,沿途造訪百岳名山達10座之多,全程大部份海拔在3,000公尺以上,地勢高徒,步道不但長且沿線斷崖、雜草密布、氣候變化大,極富挑戰性與冒險性(摘自玉山國家公園南二段步道系統之路線介紹)。
2024改逆南二又因颱風侵台鎩羽而歸,
2025逆南二捲土重來終於一嚐宿願把沿途山屋住好住滿。
<DAY1> 2025-0630 星期一 晴。
預計行程:
東埔服務中心(重裝)→東埔登山口→對關駐在所→ 郡大林道→舊觀高營地→觀高山屋(宿)。
實際行程:
東埔服務中心(重裝)→東埔登山口→對關駐在所→觀高山屋(宿)。
11.6K替代路線 ↓
自5/30在登山通報站的一則貼文中看到11.7K坍方待修的驚險畫面後便開始留意備案走法(對關駐在所上燭台樹順遊龍貓公車接郡大林道至舊觀高工作站)。
行前一周從玉管處得知東埔及觀高概況為:
八通關越嶺步道有多處坍方(2.7K、3.1K、4.0K、11.6K)及倒木(11.2K)情形發生,如遇危險路段,切勿強行通過。
行前二天東埔山區還在下雨,11.6K坍方沒把握通過,經討論決定用上備案。備案是從對關駐在所走龍貓公車路線下郡大林道經舊觀高營地上觀高山屋。
為避開11.6K坍方所付出的代價就是額外600公尺爬升加上郡大林道10多處崩塌地型,預估行程多出3小時,因此起登時間提早2小時。
AM04:00 東埔服務中心整裝後戴頭燈摸早黑起登。
隔空補水。↓
小休時遇上一位身材高䠷腳步輕盈的協作,閒聊後得知他要去大水窟山屋補給明天原路來回,順便問了11.6K現況,協作大哥說: 都修過了,好走! 很好走!
因為這寶貴訊息,我跟伙伴放下心中大石,行程馬上少了陡上600公尺,時間又提早2小時確定能避開午後陣雨,簡直從地獄到天堂。禁不住嘴角微笑跟協作大哥道謝: 東風大哥! 謝啦!!
伙伴問: 他叫東風?
我說: 不知道,但我就要叫他東風,他是我的東風。
南二,難二,萬事俱備獨缺東風。
行前得小東風,
現得大東風,
天時地利人合囉!
AM08:40 GPX崩壁2。↓
有個叉路左上高繞拉鐵鍊有路跡,右下低繞也有路跡。伙伴二邊都探了之後依本能直覺選擇走低繞路。少了登山仗輔助,這段低繞排骨爸走得心驚膽跳,刺激度高過11.6K,伙伴卻一派輕鬆完成,顯見其紮實的登山能力。
抵達觀高山屋詢問管理員這個叉路,管理員表示拉鐵鍊高繞才是正路,低繞風險較高。
AM10:40 檜木營地。↓
八通關古道好走的路段就像這樣。↓
AM10:58 八通關古道之門。 ↓
AM11:06 某處下背包大休。 ↓
大休後續行。↓
展望八通關山。↓
眼前這片陡峭的白色裸露地便是金門峒大斷崖。↓
AM12:00 觀高坪。↓

觀高臨時起降場。↓
AM12:10 觀高山屋。↓

















進入山屋二個步驟:
步驟二、室外拖更換室內拖。
拖鞋有分大小,自行選用合腳的。↓
山屋福利。只提供插頭,充電線要自備。↓
D1下午茶。↓
走廊採光佳彷彿進入高山畫廊。↓





管理員依據實際人數重新分配床位。↓
設備全是新的,床位有隔板空間大,最靠邊的床位還有額外空間可放其它裝備。較腦人的是睡墊被套上塑膠袋,翻身或移動都會發出擾人聲響,管理員特別交待山屋還在試營運期間所以塑膠袋不能拆除,等正式營運後這個困擾便可消除。












沒有預報的午後陣雨,晒乾行動裝備並換上宿營裝。↓
生態廁所(二間)。使用後請記得帶走衛生紙。↓
PM03:00 D1晚餐火鍋(素薑母鴨湯底)@炊事房。↓
進入炊事房還需要把室內拖更換成炊事專用拖,有點傻眼,不過入境隨俗。之後進進出出多次索性選擇性遺忘更換。值得一提的是山屋的水源鈣質偏多,若要飲用協作建議煮沸,不要使用過濾器後直接生飲。好奇心驅使下過濾了一瓶水靜置5分鐘,果然水質呈現乳白色。




炊事完畢轉移陣地到交誼廳用餐,一邊和管理員及其它山友閒聊,初識268自組隊(3人),明天會在白洋金礦山屋再次碰面。
PM06:00 幫管理員轉答山屋相關規定給一隊外國二人自組隊後回床位熄燈睡覺,明天還有一場硬戰要打。
<DAY2> 2025-0701 星期二 晴。
實際行程:
觀高山屋(重裝)→八通關古道新路高繞→巴奈伊克營地→中央金礦山屋→白洋金礦山屋(宿)。
AM03:30 整裝後摸早黑起登。
AM03:40 八通關高繞叉。取左續行。↓









八通關古道有為數不少的木製便橋年久失修,玉管處著手整理翻新這些便橋,材質改成更堅固耐用的塑鋼,走起來更安心。
發現只要有活水附近都有這種花(待查)。↓
展望達芬尖。↓
AM09:50 巴奈伊克山屋(有活水)。↓


誤以為巴奈伊克山登山口就在附近,找了一下看了地圖才發現距離差很遠,事後在山屋詢問268前輩才知道山屋附近真的有路徑通往巴奈伊克山。






AM10:25 荖濃溪秘境小瀑。↓
斑駁指標牌。↓
AM11:15 中央金礦山屋。↓
再度巧遇補給回程的東風協作在休息,詢問了往白洋金礦山屋的路況及預估時程(東風說一般腳程抓3小時)後便踏上聽說很陡很陡的白洋金。



很難形容,溼滑手攀地形不少,不過危險的地方都有鐵鍊或拉繩供借力。一度想拍照記錄這些地形但後來連開機的勇氣都沒有因為實在太喘,整路都在調呼吸自顧不暇。
PM01:00 小休吃行動糧。↓
小休後續行。↓
PM02:40 駁坎遺址。↓
最後一哩路。↓
真的最後一哩路。↓
PM02:50 白洋金礦山屋。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白洋金礦山屋只有12個床位且設計有瑕疵,268前輩特別提醒說起身或在下鋪活動要特別留意頭部別去撞到床頭,儘管玉管處有加裝泡綿但我還是撞到了,還真的很痛! 所以如果你沒撞過頭請別說你睡過白洋金礦,哈!








露天炊事區。活水就在旁邊。後來拉上天幕避風。↓

PM05:20 晚餐@白洋金礦山屋。↓
268前輩們稍後也抵達山屋,詢問稜線走法,前輩淡淡的說: 八通關西峰、八通關山主峰、八通關山東峰、巴奈伊克山。
接著詢問前輩為何巴奈伊克山登山口不在巴奈伊克山屋附近,
前輩說有三條路徑可登上巴奈伊克山,其中一條的確在巴奈伊克山屋附近並且路條是他挷的,不過挷在不明顯的地方要找一下。好ㄛ,268的世界果然不是我能想像的。




前輩接著走馬博進入重頭戲,預計提早我們一小時摸早黑出發。而真心耍癈團漸入佳境適應良好,持續保持午後不溼身,邁入第三天即將展開登頂百岳的行程,滿心期待。
跟268前輩道晚安後各自啟動降噪模式夢周公。
<DAY3> 2025-0702 星期三 晴。
實際行程:
白洋金礦山屋(重裝)→秀姑坪(輕裝)→登頂秀姑巒山→秀姑坪(重裝)→登頂大水窟山北峰→登頂大水窟山→大水窟山屋(宿)。
AM04:00 起床。268前輩們已先行一步離開山屋。
AM06:10 秀姑巒山登山口。小休吸膠。↓
小休後往三角點前進。又是晴朗的一天。↓

AM07:00 登頂秀姑巒山(二等三角點#1691)。↓

走了三天終於登上行程的首座百岳。↓

包場出景值得了。↓


D3早餐(山林嬢元氣飯糰+沖泡熱飲)@三角點。 ↓
避蔭處享用早餐搭配360度環景,人生不過如此。↓

















一生一次努力撐住。↓
疑? 等等,這是今天入住的大水窟山屋嗎? ↓
拉近一點。很像但不確定,南二段山屋都長這樣。↓
AM08:00 依依不捨告別。↓



AM09:50 返回秀姑坪整裝後往大水窟山北峰前進。↓
走著走著各種獨特造型的白枯木陸續出現。↓

AM10:40 登頂大水窟山北峰(基石可移動)。↓
往大水窟山前進。↓

像不像一位蓄著長鬍拿著魔杖的魔法師。
↓
山屋還在那遠的要命的角落。↓
路只有一條走就對了。↓
廢棄雨傘骨架。↓























像不像古鴨嘴神獸。↓
四通八達的路徑,抓大方向前進。↓
AM12:20 登頂大水窟山(H3642M)。↓
小休後續行。還有3.7K。↓
滿滿雲海相隨。↓


大水窟迎賓枯木。↓
GPS顯示大空地。展望馬博橫斷的好地點。↓

大水窟名樹。↓
翻騰的雲海。↓
一瞇瞇的大水窟山屋。↓
開闊地慢走欣賞千變萬化的雲朵倒也不失一番樂趣。↓




PM01:35 距離山屋1.5K。↓
展望南大水窟山。預計明天在山頂賞日出。↓
繼續保持午後不溼身的記錄。↓
PM01:50 南營地大水窟三叉。取往大水窟山屋方向。↓
若枯水季山屋缺水或想喝活水就要前往南營地取水,來回約1小時。





























山屋近在眼前。↓



PM02:00 抵達大水窟山屋。↓
山屋內很熱鬧至少有三個隊伍。有自組也有請協作,有順走南二,有走馬博以及逆南二。
依入園証上面分配的床位,今晚和伙伴獨享二樓,換好宿營裝後馬上進入最放鬆的下午茶吃爽糧時間。






PM04:30 晚餐爌肉海帶筍絲泡飯@大山窟山屋。↓
別隊山友幫拍的夕陽。↓
走南二+馬博親子自組隊。↓
一般人可沒有在大水窟山屋前忘情玩沙的回憶。仔細看這對兄妹的施工可是有工法的,完全仿造大窟山屋周遭地形,還蓋了特大號蓄水池預防缺水。



連日累積的疲憊在晚上獲得釋放,躺在二樓一夜好眠,也錯過了欣賞滿天星空及銀河,還有那趕也趕不走的水鹿大軍以及莫名踢到鹿角的機會。
留下遺憾是再訪的動力,我深信著。
<DAY4> 2025-0703 星期四 晴。
實際行程:
大水窟山屋(重裝)→登頂南大水窟山→登頂達芬尖山(輕裝)→塔芬谷山屋(宿)。
日出秀倒數計時。↓
黃金草坡Get。↓
把握黃金時間玩玩光影。 ↓




AM05:16 黃金日出消逝恢復草坡原色。↓
往南大水窟山慢行慢拍。↓


AM05:37 登頂南大水窟山。小休。↓

小休後續行。↓
玉山群峰。↓
AM06:50 肚子餓了。在網美石附近用餐賞景。↓
網美石。↓
後四峰請等著我(指錯方向)。↓
餐後續行。

























AM07:30 某處佇留一覽眾山小。↓

AM08:00 往三叉山30.1K。↓
AM08:08 北面山登山口。不是268不取。↓
AM08:15 往達芬尖山登山口。↓
AM08:20 黑水塘。探探看能不能踢到鹿角。↓
AM09:50 廢棄山屋。↓
AM10:00 達芬尖山登山口(距山頂0.3k)。小休吸膠吃行動糧。↓

小休後超輕裝登頂,一路陡上,伙伴腳力足一下便不見車尾燈。慢慢走的同時遇到獨攀登頂下山的山友,我們是他獨行二天後唯一遇上的山友,第一次嚐試獨攀直呼可怕。













內心OS: 幹嘛首次獨攀就選擇長縱行程,先嚐試二天一夜或三天二夜的行程不好嗎? 若不習慣隨時可撤退。
大休後續行。
AM12:19 黑水塘。↓
山羌殘骸。↓
AM12:33 距三叉山24.6K。↓
AM12:42 一片平坦空地。↓
PM01:25 離山屋很近。↓
PM01:30 抵達塔芬谷山屋。↓
伙伴早先一步抵達,卸下裝備趁著四下無人先去體驗露天盥洗。昨晚在大水窟山屋順行南二山友強烈建議一定要試試。








十多分鐘後伙伴帶著滿意的笑容回到山屋,換上宿營裝,晒乾溼裝備。
不久,另一隊順行南二的二人自組隊及出公務維修電力的原住民(3人)陸續抵達山屋。期間跟二人自組發生不愉快的小插曲都在不計較之下圓融化解。
嘿嘿,換我體驗露天盥洗。 ↓
說是盥洗,其實也就是快乾毛巾沾溼山泉水擦澡跟擦頭,沒有使用洗髮精或香皂(誰會帶啊?)。山泉水流速快一下子便集滿一鍋,最後一動便是直接拿起鍋子往頭部灌頂,厚厚厚通體舒暢,快活。
正值中午時分太陽大寒氣不逼人,若是陰(雨)天我應該就不敢嚐試,也不建議,畢竟在高山,若受風寒很麻煩,別跟自己過意不去。


維持相同作息,早早熄燈睡覺。
<DAY5> 2025-0704 星期五 陰雨午後晴。
實際行程:
塔芬谷山屋(重裝)→登頂塔芬山→登頂轆轆山→轆轆山山屋(宿)。
AM04:00 起床。
AM04:30 重裝摸早黑起登。
小霧雨穿上雨衣。從塔芬谷山屋到塔芬山不客氣的一路陡上,短短2K陡上440公尺。伙伴頭燈有黃光且摸黑經驗豐富走前面控速,跟在後面倒也不覺得特別喘。
AM06:00 過崩壁。一度切錯路但馬上就修正回來。↓

AM06:30 登頂塔芬山(H3070M, 二等三角點#1679)。霧雨恰好停止下背包吃早餐。↓

D5早餐元氣飯糰+沖泡熱飲@塔芬山三角點。↓
用完餐後續行。







AM07:10 塔芬池。↓
曾經幻想在二葉松樹下午睡但今天無望。↓
午睡不成但打坐冥想總可以吧。↓
跟伙伴開玩笑說如果能在此圓寂也是件痛快的事。↓
雲霧版塔芬池。↓
臨走前再看一眼,內心OS:下次就是晴天版。





AM07:15 塔芬大分山三叉。取往轆轆山方向續行。 ↓
松蘿步道。↓
AM07:30 黑水塘。↓
AM08:45 斷崖地形。↓
AM08:55 逆走上攀變下攀。↓
幸運在轉角處發現水晶蘭。↓
AM09:30 迎風面又飄來霧雨。↓
AM09:45 某處小休吸膠吃行動糧。↓
小休後續行。










AM10:40 霧雨短暫停止。
AM11:05 放晴了! ↓
天空開了一角露出藍天。↓
AM11:26 轆轆山東峰三叉。下背包整裝休息。↓
晒晒半溼的鞋子。↓
敬藍天白雲,敬轆轆山失而復得。↓
展望轆轆谷山屋。↓
AM12:00 超輕裝來回轆轆山。↓
登頂途中的焦點都在下午耍廢的山屋。↓
AM12:05 登頂轆轆山(H3279M,三等三角點#7530)。↓



AM12:40 返回三叉整裝後續行。↓
往耍廢的山屋前進。↓
假山頭。↓
鏡頭發現一個被遺忘的背包。↓
雲全開了。跟預報完全相反。↓
PM01:30 轆轆谷山屋。第一批抵達。↓
跟塔芬谷山屋一模一樣的配置,睡墊全新舖設,管理員(4床)也有神奇的涼蓆,山屋前有雨遮及4套獨立炊事桌椅,屋內也有2套炊事桌椅,一樣沒有通訊,InReach花了超過20分鐘才把訊息傳給留守人。儲水桶滿水位省去下切溪谷取水的時間。























在通訊箱發現大罐的維力炸醬罐,保存期限沒過期。炸醬散發的香氣實在誘人,肚子咕嚕咕嚕叫,等不及下午茶直接煮水神器上場搭配麵條(乾式吃法)。不誇張,就這一味讓我們把前幾天省下來的份量通通吃光,一整個滿足。
二點半過後南二順走的山友陸續抵達山屋。今天山屋原本有9隊18人申請,最後實到3隊8人,都是自組沒有協作,其中獨攀山友跟5人自組隊因行程一樣而併隊同行。人多自然熱鬧,各自找人閒聊。
下午茶高梁佐黑糖粉粿。↓
具飽足感的甜點搭配高粱,山林孃每每變出不同花樣不止讓味蕾得到滿足,連鼓到不能再鼓的肚皮也是,山屋耍廢持續上演直到晚餐。
晚餐也是吃維力炸醬麵。是的,連二餐都是維力炸醬,做法略有不同一樣吃的津津有味沒留下任何廚餘。

明天是最操的行程,提早就寢。
<DAY6> 2025-0705 星期六 雨。
<DAY7> 2025-0706 星期日 雨。
<DAY8> 2025-0707 星期一 雨午後晴。
預計行程:
D6: 轆轆谷山屋(重裝)→雲峰三叉口→雲峰→雲峰下三叉營地→南雙頭山→拉庫音溪山屋(宿)。
D7: 拉庫音溪山屋(重裝)→向陽管制站。
D8: 預備天。
實際行程:
D6: 轆轆谷山屋(重裝)→雲峰三叉口→雲峰下三叉營地→南雙頭山→拉庫音溪山屋(宿)。
D7: 拉庫音溪山屋(重裝)→嘉明湖避難山屋(躲中颱丹娜絲)。
D8: 嘉明湖避難山屋(重裝)→向陽山屋->向陽管制站。
AM01:30 起床。
下背包享用元氣飯糰和沖泡熱飲。見有手機訊息指標牌,便關飛航接收訊息,從群組得知昨晚向陽端已預警性封園,隔天也發佈海警。行動衣物半溼狀況不佳和伙伴討論後決定捨棄登頂雲峰,先推進到拉庫音溪山屋再做進一步打算。
AM06:15 小休後續行。↓
AM06:25 雲峰三叉下營地。↓
無緣的營地(曾想紮營於此)。↓
AM06:50 天空短暫放晴。↓
沒多久又進入霧雨狀態。↓
AM07:30 白牆一路相隨。↓
AM07:35 西北鞍營地。↓
回想2022南二曾紮營於此。↓
AM08:50 登頂南雙頭山(H3358M,無基石)。二度白牆。↓
AM09:00 南雙頭山過後一路下坡。高興。↓
AM09:06 距離拉庫音溪底3.6K。↓
這3.6K怎麼感覺走不完。↓




















AM11:00 抵達拉庫音溪山屋。
下背包換上宿營裝。受點風寒小睡補眠。溼氣重無法晒裝備先晾一旁。霧雨持續下著,下午另一位獨攀山友Jack也進到山屋。閒聊後討論撤退事宜。
Jack屬意就地避難,排骨爸則力勸Jack一同下撤到嘉明湖避難山屋,至少跨過拉庫音溪減少溪水暴漲無法過溪的風險,依照團長之前的經驗,一旦溪水暴漲,要等消退那可是至少2天起跳的時間。
夜色漸暗雨中夜行也危險,Jack去探了溪水高度還在小腿肚,最後決定睡拉庫音溪山屋,隔天一大早下撤嘉明湖避難山屋。
<DAY7>
抵達嘉明湖避難山屋,發現管理員室跟其它出入口上鎖,不得其門而入,風勢雨勢有增強的趨勢,最後Jack在其中一扇門發現沒上鎖只挷上營繩,火速拆掉營繩進入山屋取暖。
伙伴煮了麵,也煮了薑茶,溫暖人心。
碩大山屋就我們三個,索性一人睡一排,手機訊號滿格,換好宿營裝後手機開始響不停。南投警局、台東警局、玉管處、留守人紛紛致電關心詢問。逐一告知山屋避難一晚,隔天視風雨狀況踢出向陽管制站。
處理完相關事宜後,刷臉書、IG、追劇、睡覺、運動、吃行動糧任君挑選。晚上風雨加交這才有颱風過境的感覺,也慶幸做了下撤嘉明湖避難山屋的決定,否則依這種雨勢拉庫音溪的水位應該暴漲,能否平安過溪便成了最大變數。
風雨越大睡的越沈越安穩,吃的也越多,感謝Jack分享的金莎,吃了好幾顆。
一夜好眠睡到自然醒。